|
眼看着5月就要到了,小升初面谈的脚步近了。但听多了楼梯声,却一直不见下楼人,家长们焦虑的心早已按捺不住。Q Q群上、微信群上各种交换“第一手”信息,不管是官方渠道消息还是小道消息,这些“风吹草动”每每都能让家长们神经一紧。不少孩子爸爸表示,陪孩子备战小升初的这几个月,孩子他妈收集信息、揣摩“圣意”的能力显著提高,看来以后要想藏点私房钱的小心思在老婆大人面前是藏不住了。
虽然官方的小升初面谈细则还未出,但一些民校的小升初招生方案已经“抢闸”出炉了。细细研读完这些招生方案,一些家长庆幸自己有远见,先前带着孩子奔走于各种杯赛,孩子一不小心还捞了一个奖,如今看来对升学应是有益。另外不少家长则是大吐不满,“怎么这般没节操,说好的各种杯赛成绩、荣誉证书不能和升学挂钩的规定呢,怎么如今有些学校又如此明目张胆地要求呢?”
如果你认为今年小升初由笔试全面改成面谈,家长可以因此做“甩手掌柜”,各种杯赛热会因此歇火,那只能说你“图样图森破”了。实际的情况是,家长们被媒体报道一提醒,恍然发现对于大多未经世面的六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,不用纸笔的面谈难度可能还高于笔试,于是赶场似的带着孩子参加各家机构组织的小升初面谈比赛。寒假还没来,一些教育机构适时新推出的“小升初面谈强化营”的报名已经十分火热。
小升初家长唐先生表示,孩子学习成绩还行,但挺内向,之前带他去参加新东方的面谈比赛时,发现他都不大敢和面试官进行目光交流,语言表达也会卡壳。所以只好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机构举办的面谈模拟比赛,希望能够让孩子积累一些面谈的实战经验,掌握一些面谈的技巧,也了解一下面谈可能涉及的内容。
对于杯赛,家长们同样“任性”。虽然相关政策明文指出不得将各类学科竞赛成绩、“奥赛”成绩、社会艺术考级、特长评级等与招生录取挂钩,或作为加分奖励、升学依据。虽然去年广州市不少官方杯赛停办,但家长们似乎并未有所动,转而任性地投入民间杯赛的“怀抱”,带着小升初的孩子参加各种民间杯赛,教辅机构也乘着这股东风积极捞金。
而从目前多家民校已发布的2015年小升初招生方案看,一些民校并不避讳地写着学生在一些竞赛中获奖可获得免试的资格。稍微翻检历史就知道,早在2010年,广州市教育部门就发过包括“不准将‘奥赛’成绩等与招生录取挂钩”的“8不准”。为何禁令年年发,有关学校却任性而为,禁而不绝呢?家长们自然是无暇去思考这样的问题,相较之下,他们更愿意早点知道广州小升初面谈将以什么方式进行,面谈的规则和内容是什么,如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