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“2003年好又多外迁至上海,2005年广发证券外迁至珠海,2011年、2013年广州宝洁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陆续外迁至北京上海……近年来广州知名总部企业在不断外迁。”在昨日下午举行的政协联组讨论会上,广州市政协委员、广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强感叹。如何留住总部经济?张强建议,要着重人才、资金,加大政策创新突破。
总部为何迁出广州?
张强分析,总部经济流失最直接的原因还是财税支持力度不足。他列举了8家10年间陆续从广州外迁的知名总部企业,有3家因“靠近国家金融中心”外迁至北京,有4家分别因人才、税收政策优惠外迁。
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检测结果显示,2011年开始,广州总部经济第三城的地位已渐渐被深圳超越。
其次,广州的金融和资本支持功能较弱。“广州虽确立了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,但金融实力与京沪深相差甚远,且面临与天津、杭州等地的竞争。”张强说。
此外,广州高层次人才仍然相对紧缺。广州不乏一般性人才,但还是紧缺一个人可推动一个产业链发展的高端人才。“此外,广州外地人口的素质普遍较低。”
张强认为,总部外迁的深层原因,还是因为广州的腹地经济带动力不足。“比如北京、上海是其所在区域的龙头老大,经济带动力强。广州的全国经济带动力远远不能相比。”
如何才能留住总部?
要留住总部,广州该怎么办?张强建议,政府应在政策、营商环境、高层次人才、金融新业态、腹地经济带动等方面有所作为。
首先,政府要加大政策创新与突破。“研究政策弹性空间,加大财税、用地、人才等政策的创新与突破。”此外,还要构建国际化、法制化的营商环境,这也是将总部经济长期留住的必须举措。高层次人才也决定总部去留。
在资本支持方面,张强认为,政府对金融新业态、非银行机构等,可给予更大的培育空间,着力扶助更多民企上市。“2009年,广州金融机构只有180多家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都有500家以上,深圳、重庆也都有200多家。”
留住总部还要发挥腹地经济带动作用,张强认为,广州应借助高铁网络带动,加快珠三角海陆空联运带动,积极参与APEC自贸区和中国-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。“希望制定穗总部企业拓展外地市场、延伸发展腹地的具体办法。”
企业建议:政府一年拿5亿“砸”人才

广州市政协委员、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建议:“政府应该一年拿5个亿‘砸’人才。这不算多。”
作为企业管理者,袁志敏感慨:“我们想在广州凝聚人,但成本高啊。所以,我们公司近半研发人员都落户上海。广州是国家的中心城市,如不出台相应政策,我们得到的是二、三、四流的人才,想发展很难。”
在他看来,广州应放宽格局,不能单靠广州的高校培养人才。“要把世界前100、50强高校的博士、硕士吸引来。”广州市应出台硬性政策吸引高端人才。如拿一笔钱,和企业一起引进高层次人才。“如果政府一年拿50亿‘砸’人才,10年后,广州就有100万个世界顶级人才,人才也会带来资金,届时,必然是世界顶级城市,必然是世界金融中心。”
|
|